期刊导读

顶尖高翻张璐连续年上总理中外记者会传递中国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5

本文主人公张璐

作为每年全国“两会”的压轴收官活动,国务院总理都要在人民大会堂的三楼金色大厅召开中外记者会。这场中外记者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自2010年起,在总理中外记者会议上,有一位知性短发女性,坐在总理的身边,以从容不迫的自信和优雅得体的气质成为整场会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的名字叫张璐。

非科班出身的顶尖“高翻”

1977年出生的张璐,是济南人。母亲是一位医生,父亲在铁路系统工作。从学生时代起高挑秀丽的张璐在班上就一直算得上是“班花”。她很喜欢英语,初中时在班级里不仅是班长,还兼任英语课代表。初中毕业,因成绩优异,她成为全校唯一被保送到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在同学眼里,张璐不仅是美女,还是一个才女。高中阶段,张璐就已在外语学习方面展现出独有的天赋。她的英语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上英语课时,张璐经常被老师叫起来读范文。平时,张璐也喜欢看英文报纸和杂志来加强外语阅读能力。

1996年,张璐被中国外交学院录取,一开始学习国际法。后来她发现自己很喜欢翻译工作,于是,张璐就去了英国伦敦一边练习口语,一边学习外交专业,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毕业后张璐毅然决定转行,向外翻方向努力。在这一行,可不是光英语好就可以的,还要求讲话简短干练、咬字清楚不哆嗦,中外语言文化都要了解。刚开始张璐吃了不少苦头,但她没有放弃。张璐不仅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听BBC、VOA、CNN等世界各大外媒的新闻报道,边听边记,还要求自己一字不差地译出原文,同时还广泛阅读国外报纸杂志,反复练习。

23岁那年,张璐进入了外交部工作。“我是凭着一股拼劲儿进入外交部的。”想进外交部当翻译的人很多,但非常难,必须经历“严格筛选、疯狂练习、周密准备”三重考验。外交部挑选翻译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排名,或是去专业院校进行笔试。其中成绩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进入翻译司,参加下一阶段的“观察培训”。“观察培训”实质上就是“淘汰式培训”。外交部会邀请一些专家来授课,同时全面观察学员的外语基本功、翻译潜质、领悟力、语言表达习惯、声音状态、刻苦精神、承受高强度工作压力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组织纪律性等等……通过初试及残酷的淘汰,最终只有不到4%的人被录用。

由于张璐当时考翻译属非科班出身,击败了很多外语专业、翻译专业的选手脱颖而出。外交部多名考官都对她刮目相看,然而她仍不满足,即使达到了标准,每天还要反复训练。每次工作完成明明已经很完美了,她却总会说:“哪怕再给我多一秒钟,我还能翻译得更准确。”

央视网曾这样评价张璐:“在工作中,张璐一向举止淡定,神情专注,反应敏捷,散发着强大女王气质。工作之外,却拥有着迷人的笑容。她身上那种如兰的优雅气质,正是美丽常驻的秘诀。在重大的外交场合,翻译的形象不能喧宾夺主,但张璐大方得体的服饰妆容,优雅的肢体语言,低调却有一种无形的气场。”韩联社驻京记者车大运赞叹说,张璐是外国记者眼中的大名人,翻译精湛,长得又美,大家都很佩服她。“虽然我们外国记者都会中文,但有时候还是要再听一遍翻译作为参考,以免出错。”

张璐在总理记者会上

首次亮相“两会”成网络红人

2010年3月14日,张璐第一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两会中外记者会上,这也是“两会”有史以来第一次启用女翻译官,她以专业的翻译能力,精准又不失礼貌的不俗谈吐,赢得了满堂喝彩。张璐之所以在两会中外记者会上走红,不得不提到她把中国的古诗文精准且流畅地翻译成英文,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感受到东方大国所独有的文化魅力。

当时担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离骚》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工作的热爱。这一句楚辞,让现场的所有人都捏了把汗,因为它的复杂程度,就连中文很多人都不一定能懂,更别提如何把它翻译成英文了。张璐经过短暂思考后,传译出来的句子令在场的所有人起立鼓掌。她翻译如下: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将总理的本意向世界表达得铿锵有力,准确无误!由于张璐流利而准确地翻译了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很快受到众人追捧走红网络。在记者发布会第二天,大批网友称已爱上这位声音好听、翻译水平精湛的美女翻译。张璐的名字一下闻名全国。面对突如其来的“走红”,张璐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惊喜。
上一篇:浅谈荆河戏丑行的继承与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