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傅莹中俄关系盟友还是伙伴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编者按:

6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颁授首枚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这是中国的“国家最高荣誉”,授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外国人”。首次获得这个勋章的,是普京。

普京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接受专访时提到一个细节:习近平给他庆生,俩人一起喝了伏特加,吃了香肠,“也许习主席是唯一一位和我庆祝生日的国家领导人”。

有人会问:中俄现在关系到底怎么样?是如同西方说的“准盟友”吗?中俄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

本文是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的傅莹所撰写的一篇长论文的节选版,收录于其最新出版的《看世界》一书。读完此文,相信会对中俄关系有整体而深入的认识。

友谊勋章

在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困难之际,相对紧密的中俄关系引起新的关注。西方学界及媒体一直在探寻一个答案:中国与俄罗斯是什么样的伙伴关系?是否会走向结盟?

冷战结束后,西方关于中俄关系趋势的评估和猜测,通常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中俄关系脆弱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将中俄关系称为“方便婚姻”,认为两国不太可能越走越近,反而很可能渐行渐远;

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甚至意识形态的考量构成中俄关系的基础,两国都视美国为实现自身意图可能的阻碍,中俄未来必然会结成反美、反西方联盟。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准确地反映中俄关系的实质。中俄关系内容丰富、基础牢固,是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反美、反西方联盟。

中方的愿望是,稳定的中俄关系,能够为两个大的邻国,在安全的环境里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保障。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彼此提供支持,为大国处理分歧和开展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也有利于巩固国际体系。

关系沿革

中国同沙俄及此后的苏联,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有过三次结盟,结果都不如预期。短暂的结盟,只是两个实力失衡国家间的权宜之计。

从20世纪60年代起,两个同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关系时好时坏,虽然也有合作,但更多时候是对抗和猜疑。1989年,在苏联政权末期,中苏关系终于恢复正常。两年后,苏联解体,但中俄关系依旧继承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

俄罗斯独立之初,向西方“一边倒”的“大西洋主义”占据主导。为了赢得西方信任和援助,俄罗斯在经济改革、削减战略核武器等诸多重要问题上走西方路线,不断做出让步。但事与愿违,俄罗斯反而经济萎缩、区域影响力下降,俄罗斯对美欧援助口惠而实不至感到失望,对北约东扩意图十分不满。

1992年,俄罗斯开始将更多精力转向亚洲。同年,中俄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并发表联合政治声明强调,“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其国内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得到尊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双方合作

自此,中俄关系逐步改善和深入。过去二十多年,两国贸易和投资大幅增长。

2011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仅2014年一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增幅就高达80%,且这一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中俄贸易额每年尚不足50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字已接近1000亿美元。2014年,中俄签署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世纪合同”,俄将从2018年起向中国供气。

此外,双方还计划在核电、联合航空制造、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做一些“大事”,并在亚投行、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等新的多边金融平台开展合作。

中俄两国安全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俄罗斯最大武器进口国地位,且正在与俄方探讨,开展一系列武器联合研制项目。

双方还开展了高层防务磋商等系列合作,包括过去十多年间,双方在双边及上合组织框架下,以反恐等为主题举行的20余次联合军演。20年间,已有数千名中国军人赴俄留学,俄中高级军官也到中国国防大学进行类似的短期进修。

中俄政治关系也不断加深。2008年,两国和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领土争议,划定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从根本上消除了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最大隐患。
上一篇:中外公共体育课程比较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