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钢琴文化与钢琴教法的研究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中国钢琴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它涵括了中国钢琴家对世界经典钢琴曲的演奏、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和演奏、钢琴的专业与业余教学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论等多方面内容。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目前在我国深受着人们的热爱,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钢琴热”队伍中,但是对于钢琴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和博大精深的钢琴文化了解的人却不多,无论是教育者还是爱好者都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而且它对钢琴教学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博大精深的钢琴文化

(一)键盘乐器在中国的出现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乐之邦,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民族音乐。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它传入中国的年代及其琴名问题的研究,不同史学家掌握的史料不同,故此产生不同的见解,而且争论持续了许久,目前比较占优势的讲法是在鸦片战争时期,由一个英国商界大亨运载钢琴到大陆的。

(二)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与创作

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在中国,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具备独立举办钢琴演奏的专业水平,而当年的茂衡先生演奏的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K331第三乐章),被当时认为是最高水平的演奏,因此可知,当时的中国钢琴演奏的实际水平了。

后来,随着许多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来中国各大城市开演奏会,名家们的演奏,带来了欧洲音乐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西方音乐艺术的传播。

而在创作方面,钢琴艺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从一开始的在《和平进行曲》《锯大缸》这些民间旋律简单的基础上进行欧洲传统和声的配置,到为声乐与钢琴合用的乐曲,如《思乡》《玫瑰三愿》《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歌曲,这些都是中国作曲家们为中国钢琴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也为后来的中国钢琴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钢琴创作中的中国风

在中国,曾发生了一件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早期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1934年,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个人出资在中国倡办“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评奖活动,这次比赛,可以说就像一个催化剂一样促进了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而且还有6首中国钢琴曲脱颖而出。当时贺绿丁创作的《牧童短笛》获得了一等奖;李志成的《牧童之乐》、俞便民的《C小调变奏曲》、陈因鹤的《序曲》和江定仙的《摇篮曲》等作品亦是各具特色,继他们之后,中国风的创作乐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作品就像一阵清新的空气席卷中国大地。

(四)钢琴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

1953年,上海、北京两所音乐学院重点设置了音乐系,并且集中补充了教学设备,充实了师资力量。这两处学校的钢琴系成为当时全国钢琴艺术教学、演奏和科研的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由上海、中央两所音乐学院培养的多批钢琴毕业生,被先后分配到全国各地新建的音乐艺术院校中去,如此地充实钢琴队伍,为普及提高我国的钢琴艺术整体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钢琴艺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与钢琴队伍的扩充,钢琴的教材、教法也随之有了更新,尤其是自50年代以后,改革更加明显,自1951年至1964年间,中国派出了32人次参加了18次国际钢琴演奏,与国外的交流,大幅度地促进了国内钢琴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而且在这次比赛中,有13位青年钢琴家都获得了大奖,这也标志了中国钢琴演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傅聪就是这次比赛中的代表者,当时他以《玛祖卡》获得特别奖以后,很快便获得稳固的世界知名度,他的成功显示出中国钢琴家们有能力达到欧洲文化的顶点,能够掌握包括俄罗斯学派、波兰学派在内的其他钢琴学派的演奏特征。

不光是音乐家的涌现让中国钢琴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国家也建立了重点乐团,进一步促进了钢琴艺术的繁荣发展。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之称的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于1949年改为“上海市政府乐队”,后又改为“上海乐团”,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实力最强的交响乐团,而且在60年代前后,中国还相继建立了许多省市级和中央各部委直属的文艺工作团、歌舞团、交响乐团或广播乐团、电影乐团等表演团体,以及军队内各兵种文艺工作团。这些音乐团体大部分都设有专职的钢琴演奏员。在新中国初期的17年里,国内钢琴家举办了独奏音乐会,主要在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沈阳、武汉、哈尔滨、重庆、西安和南京等大城市中不定期举行。1963年起,有两年一度的“上海之春”音乐节和“天津音乐周”、“沈阳音乐周”及各省市不定期的艺术节演出,届时也都有钢琴艺术家们的专场演出。音乐家们的精彩演出,音乐团体的不断成立都大幅度地促进了中国钢琴的演奏发展,除此之外,音乐创作也空前繁荣,产生钢琴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是前所未有的,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开头17年,适于演出使用的大小作品计在两百以上,而标题性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曲的一大特点。
上一篇:丝绸之路中外艺术交流研究综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