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在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数量和深度、国际学生的规模和质量上均有很大提高。目前,清华大学在中外学生的教学、培养等环节上的趋同和融合情况较好,但是课外融合不足,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外学生分开住宿的模式。学生宿舍是大学生课外生活的最重要场所,也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华大学从2014年开始尝试中外研究生混合住宿,成立亚洲青年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亚青中心”),加强中外研究生的课外融合,营造校园多元文化氛围,促进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高校住宿模式的演进
1.高校传统住宿模式。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与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的住宿绝大多数采取集中住宿、统一管理的模式[1-2]。这种住宿模式便于统一管理,但弊端也很明显:宿舍成员间缺少学科交叉,不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宿舍的育人功能亟须发掘与提高。
2.学院制住宿模式。部分国外知名高校,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实行的住宿学院制[3]主要用于本科生的住宿管理。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参考学生的意愿,将不同国籍、专业、年级的学生分配进不同的住宿学院[4]。住宿学院制旨在提供多元化的成才环境,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打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4]。
为发掘宿舍的育人功能,国内部分高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学院制住宿的尝试。复旦大学从2012年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全面执行四年制书院:打破住宿分配的专业限制,强调通识教育,建设书院特色文化;构建书院导师队伍,强化课堂外的育人职能[5]。
3.中外混合住宿模式。随着国内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部分高校开始尝试中外学生混合住宿。复旦大学从2013年开始试点“外国留学生住宿体验”项目,当年有7名国际新生入住中国学生宿舍楼。上海纽约大学采用基于学院制的中外混合住宿模式。每年300余名新生入住7个宿舍文化区域,通过设计主题楼层、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构建课堂外重要的社群空间[6]。
香港著名企业家曹其镛先生于2010年捐资,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五所高校分别创办“亚洲青年交流中心”(Asia Youth Center),旨在搭建一个促进年轻人深层次跨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推动亚洲友好的重要力量。五所高校在项目设计上各有不同。浙江大学将其落实为“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每年招收中外研究生各15名,实行中外混合住宿[7]。上海交通大学将项目定位为校园国际化的中外学生交流平台,选拔少量的中国学生入住国际学生公寓,并承担具体的活动组织工作。
清华大学亚青中心运行机制
清华大学亚青中心于2014年9月落成启用,楼内采用中外学生混合住宿的模式。落成至今,累计已有494位中国学生和国际学生参与中外混合住宿。在建设和运行方面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按国际学生公寓标准新建独栋的六层建筑作为开展中外混合住宿的专门场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住宿条件,可以有效避免国际学生入住中国学生宿舍产生的不能适应生活设施等问题,而且能容纳较大规模的、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中外学生参与中外混合住宿,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开展深度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二是中外学生“一比一”参与混合住宿。中国研究生在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下简称“研究生部”)根据学生的素养、性格、语言能力、主动参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意愿等进行选拔;国际研究生主要由获得“百贤奖学金”的亚洲国际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优秀国际学生、交换生组成。三是本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方针自主运行。亚青中心的各项活动主要由学生志愿工作组(简称“工作组”)牵头负责,下设内联组、体育组、文化组等五个职能组,通过联络楼内中外学生,组织各类活动,实现中外学生的全方位、深层次交流。每位中国学生自愿选择一个职能组加入,并有义务在入住亚青中心期间参与职能组的工作。
清华大学亚青中心的运行成效
2017年5月,研究生部面向亚青中心第一期至第三期学员开展问卷调研,共回收中国学生有效问卷(中文版)118份,国际学生有效问卷(英文版)68份。 上一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