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时期外销瓷发展的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外销瓷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那时主要是陆路运输。到了唐代,中国瓷器由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为了减少瓷器陆路运输的耗损,海上丝绸之路应运而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
1.1 唐代的中国外销瓷
据考古发现,中国从唐代开始便将陶瓷作为特产随贯穿欧亚非大陆的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国外。那时唐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扬州的海外贸易,出口瓷的类型主要有唐三彩窑瓷和长沙窑青釉漆瓷等。当时长沙窑主要生产出口瓷器。唐代政府还先后在广州、明州、泉州设立了对外贸易司,并对在华外商实行贸易保护和激励政策。这就为之后瓷器贸易的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 宋元时期的中国外销瓷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瓷器更是大量地被运输到国外。当时的瓷器已成为欧洲上层社会追逐、崇尚的精品。南宋时期,由于国库空虚,财政捉襟见肘,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钱币流出海外,因而在1219年规定了凡买外贸必须以丝帛、锦绣、瓷器等作为等价交换。这样一来,宋代瓷器大量销往海外,甚至远销到东非沿岸等国。宋元时期外销瓷器主要以龙泉青瓷为主,其次是景德镇青白瓷。尤其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也大量用于外销。
1.3 明清时期的中国外销瓷
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的市场已经发生了转变,市场从中东、西亚地区逐步转移到了欧洲。同时外销瓷的生产也由以中国人的审美为标准转变到受瓷器输出国的审美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1.3.1 国内环境
明清时期是中国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达到了顶峰。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和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有力地促进了瓷器的生产和销售。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和欧洲直接贸易开辟了通道。特别是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的29年间,郑和先后七次下南洋,途经东南亚和南亚,达到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东非等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在郑和向各国赠送的礼物中,瓷器自然是最受欢迎的。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外国商人来中国订购和购买大量的中国瓷器。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政府分别在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地开通对外贸易。至此,中外正常贸易关系恢复正常。清朝通海后,我国的私人对外贸易和港口得到了发展,来华的外国商船数量也逐渐增加。
1.3.2 国际环境
中国瓷器贸易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5世纪末的葡萄牙率先完成了中央集权,逐步建立了海上霸权,成为当时的海上大国。葡萄牙统治者和贵族们热衷于海外扩张并成功开辟了从南海经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海上交通新路线。大批欧洲商人来到中国,带走了数以万计的精美瓷器,也激起了欧洲各国统治阶层和贵族们的瓷器收藏热。中国的外销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代。正是由于国内、国外双重因素叠加在一起,才促成了明清时期外销瓷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而外销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不仅传播了中华民族的陶瓷文化,也搭起了一座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
2 元明清时期外销瓷的繁荣
元代的外销瓷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以青花瓷为主,除此之外还有白瓷、青瓷等。这些器物的装饰图案题材主要都是中国传统图案。这个时期的外销瓷主要使用中国传统的装饰技法,其中以线条表现为主。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种类依然以青花瓷为主,清代以后各种彩瓷大量销往国外。这一时期的外销瓷主要分为日常生活用品瓷和装饰陈列瓷两类。明清时期外销瓷上的图案除了延续明代以来的中国传统题材外,还新出现了大量的西洋题材和纹饰,有欧洲人喜爱的玫瑰花、郁金香和山楂花等纹饰,还有希腊神话故事、圣经故事等内容的纹样。中国外销瓷也开始借鉴西洋绘画技法,画面的色调在空间透视效果、层次处理和人物结构比例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明末清初的景德镇开始生产克拉克瓷。这种瓷器以青花瓷居多,克拉克瓷也因其造型优美、纹饰多样而成为欧洲王公贵族争先收藏的工艺品。 上一篇:高校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